——訪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民俗菇神廟會代表性傳承人王家武 說起西洋殿,慶元人最熟悉不過,這座為了紀念香菇始祖吳三公而修建的殿宇,承載著菇城子女對香菇始源的思緒。穿梭樓閣間,時常遇見一位叫王家武的老人,卻很少有人知道七十年來他與西洋殿的故事。 見到王家武時,正巧鄉里干部在西洋殿籌辦商討今年香菇節相關事宜,他將我們帶到側邊的廚房門口如數家珍般開始回憶。 
“西洋殿規模原來遠不止此,過去比這大多了?!敝钢鴱N房的舊地基,王家武說,從小,老一輩總是告訴他,菇民們建造菇神廟不單是為信仰而建,更重要的是希望通過它來聯絡菇民。文化大革命期間,塑像和殿宇遭到不少人破壞,這讓從小就在西洋殿河畔玩耍的王家武憤慨不已。他和村里的一群伙伴守在殿中,看到有人破壞就前去理論,有時甚至動武,最終,西洋殿主體被保存下來了。 文革過后有了第一屆菇神廟會,由20多位本土演員現場搭臺,唱的是《梁山伯與祝英臺》等戲曲,獲得臺下陣陣掌聲。連續三天的演出,不僅有本縣的菇民,還有周邊縣市的菇民也趕過來參觀菇神廟會。 有了第一次的好評,隨后每年的農歷七月十六至十九,菇民們都舉辦菇神廟會,在這期間,技術交流、聯絡菇民、演戲作樂、歡慶豐收、練拳習武、會親訪友等都成了廟會不可缺少的活動,所有活動都為翌年菇民的動向奠定基礎。 1995年,慶元縣文物管理局招聘文保員,得知情況后的王家武前去報名。當知道自己入選時,這可把他高興壞了,激動地一整夜沒睡著。 “做了文管員,那就是每天都和西洋殿捆綁在一起?!蓖跫椅湔f,除了負責日常的管理工作外,看見經受風吹日曬的殿宇老舊,他還多次前往文物管理部門協商,希望能夠進行修繕。在他的堅持下,1995年前后,西洋殿開始進行翻修。 隨著菇神廟會的名聲越傳越遠,每年廟會前期都是王家武最為忙碌的時候。廟會開始的前一個月,王家武要與理事們開始聯系戲班子,敲定幫廚人員。廟會開始的幾天里,哪里有需要就往哪里,搭戲臺、燒火、做飯、煮菜、打掃,每個崗位都能看到他的身影。 多年下來,王家武對這份事業的專心用心被村們看在眼中。2006年,在西洋殿用民集中推薦管理組織進行選舉時,他高票入選西洋殿管理小組組長。自這起,王家武無論是過年過節都住在殿內,一住就是十四年。 
西洋殿 姚家飛 攝 這些年,王家武也獲得了不少榮譽。2007年,“菇神廟會”被列入第二批浙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;2009年,他成為麗水市非物質文化遺產民俗菇神廟會代表性傳承人;2010年,又被評為第一批慶元縣非物質文化遺產“菇神廟會”代表性傳承人。 新一屆的香菇節到來,王家武又將為了節慶忙活開來,看著節慶越辦越好,心里別提有多開心?!霸趹c元香菇產業的發展過程中,西洋殿始終占據著重要的位置。它伴隨著我成長,以前生活條件不好的時候都管理下來了,以后更要管理好?!苯衲暌呀?0歲的王家武走過歲月長河,任萬物變化,于他而言守住西洋殿的初心永不變。 |